网站导航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所有厦门人,你从小读到大的母校现在还在吗?
时间:2023-04-09 00:13 点击次数:
本文摘要:厦门人与厦门人初次晤面,话题经常离不开原来住哪,在哪念书。因为厦门之前就那么大,学习生活的地方距离都不远。 聊两句就很容易找到配合语言。不外,当聊到小学的时候,难免有许多厦门人感伤自己的母校没有了。▲90年月厦禾路的鹭江小学旧影(已拆除,《画说厦门》)1987年,厦门的70后、80后开始步入小学。 掀开其时的电话簿,其中枚举的学校都是我们这代厦门人很熟悉的。可是30多年已往了,昔日的学校有一半已停办,或被合并,或做它用,或消失得无影无踪。

开云体育

厦门人与厦门人初次晤面,话题经常离不开原来住哪,在哪念书。因为厦门之前就那么大,学习生活的地方距离都不远。

聊两句就很容易找到配合语言。不外,当聊到小学的时候,难免有许多厦门人感伤自己的母校没有了。▲90年月厦禾路的鹭江小学旧影(已拆除,《画说厦门》)1987年,厦门的70后、80后开始步入小学。

掀开其时的电话簿,其中枚举的学校都是我们这代厦门人很熟悉的。可是30多年已往了,昔日的学校有一半已停办,或被合并,或做它用,或消失得无影无踪。

▲1987年厦门电话号码簿学校部门30年来,老市区5个街道中的溪岸、长征、霞溪、新华、延风、海滨、开元、鹭江、碧山、朝红、渔民、笔山、鹿礁、康泰等小学陆续停办。2000年以来,由于厦门城区扩大,人口不停外迁(至新区)。老城区的大部门学校存在规模太小、生源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2003年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合并前后,老城区的学校举行了一次大整合,数量淘汰了一半。

好比:新华并入群惠,海滨并入大同,霞溪小学并入原本在思东的思明小学。故事还没有竣事。思东的思明小学被大同路的思北小学合并。

同时厦门港的朝红与碧山合并为“团结小学”,团结小学又与渔民合并,更名“思明小学”。你是不是也晕了?厦门的囝仔,你的母校现在还在吗?(如果百度舆图找不到了,就在下面的列表找找看吧)▲厦门实小53楼,于1996年拆除(《实验小学50周年龄念册》)开元街道溪岸小学(已停办)▲90年月溪岸小学旧貌溪岸小学原址位于溪岸路34号,第二市场(今美仁宫市场)正劈面,因地处溪岸路得名。

前身是1922年开办的树人小学,文革期间更名为“红旗小学”。溪岸小学不大,仅有一栋ㄇ字型的3层教学楼与后巷一栋3层长形教学楼。

2004年,溪岸小学打消后,学生拆分至公园、园南小学。厥后ㄇ字校舍因为危房拆除了2、3层,底层一度做为大排档一条街。

如今闲置。▲溪岸小学旧址今貌后江小学(暂消失)▲厦禾路后江小学旧貌后江小学于70年月设立,原址位于厦禾路782号,文塔市场旁,因地处后江埭得名。2009年,后江小学的学生迁至万寿的思明区第二实验小学(2007年建成),原校舍改做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

不外,后江小学只是暂时消失。新址位于将军祠片区,亿力百家苑东南侧,总用地面积凌驾2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启用。▲厦禾路后江小学旧址今为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后江小学新校区设计效果图园南小学园南小学位于公园西路15号,旧称“钟楼脚”的地方,因靠近中山公园南半园得名。

园南小学的前身是1928年开办的全民小学,陷落时期学校停办,1946年复办。文革期间曾更名为“东方红小学”,后复名。园南小学建在半山上,是厦门现存不多的袖珍小学之一。

学校没有操场,学生上体育课、举行运动角逐需要借用幸福路的老体育场。老厦门人皆知的钟楼就在园南小学的规模内,1994年因为学校扩建,钟楼被改为教学楼。

以前另有开元区的时候,开元区青少年宫也设在这里。▲钟楼旧貌(左),钟楼被改为教学楼后(右)公园小学公园小学位于后河路17号,因毗邻中山公园得名。新中国建立初期称“第四中心小学”,文革时期称“工农小学”,1977年改为现名。2004年思明老城区学校结构大调整后,溪岸小学的部门生源并入公园小学。

湖滨小学湖滨小学的前身是东风小学,于1965年设立,位于禾祥西路与白鹭洲路的交汇处。原靠近筼筜港,即厥后的筼筜湖,因此文革后更为现名。

上世纪的湖滨小学校舍整体为绿白色调,陈旧破烂。2002年学校重新翻建,历时两年,期间师生曾迁往故宫小学、溪岸小学。翻建后,总修建面积达5433平方米,校舍面目一新,色调改为蓝白色。实验小学厦门实验小学位于同安里5号,是厦门市教育局的直属小学,向来是厦门最顶尖的小学。

前身是陈嘉庚1944年开办的国立第一侨民师范附小,1949年11月改为现名。文革期间称“卫东小学“,后复名。旧的校舍建于上世纪50年月。1996年,实小拆除旧校舍建新教学楼。

如今实小每个年段已有7-8班,现有教学楼不够使用。一街之隔的五中搬迁后,校址划给实小兴建玉屏校区,面积凌驾2万平方米,2020年秋即将启用。扩大后的实验小学或成为厦门面积最大的小学。

▲90年月实验小学旧校门(已拆除)▲实验小学旧校舍(已拆除)▲实验小学扩建效果图鹭江街道海滨小学(已停办)▲海滨小学旧址今为开禾小学海滨小学位于打铁街151号,新中国建立初期称“第一中心小学”,文革时期更名为“革命小学”,文革后因毗邻海边得名“海滨”。2004年思明老城区学校结构大调整后,海滨小学并入大同小学。

2008年,开禾小学在海滨小学原址的基础上扩建成新的开禾小学。鹭江小学(易址更名)▲厦禾巷鹭江小学校舍旧影鹭江小学早期位于厦禾巷34号,文革时期曾更名“永红小学”。90年月初,鹭江小学与厦禾小学(原颍川小学)合并,并迁至厦禾小学址,与大同小学隔街相望。

1996年搬迁至故宫路新校址,更名“故宫小学”。后厦禾巷校址曾被教师学习学校、第二幼儿园、鹭江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等机构使用。2017年原校舍拆除,成为厦门第五幼儿园的建设用地。

▲故宫小学开元小学(已停办)▲开元小学旧址开元小学位于后厅衙巷74号,旧称“龙山口”的地方。那里早在1915年就开办了龙山小学,新中国建立初期称“第五中心小学”,60年月为纪念“8.23炮战”更名"八二三小学",文革后因毗邻开元路命名为“开元小学”。开元小学停办后,校址曾做为开元区开智学校,今闲置。开禾小学(旧址)▲挑水巷开禾小学旧址(已拆除)开禾小学最早位于道平路今鹭江幼儿园址,因毗邻开禾路得名。

文革时期更名“解放小学”。文革后迁往挑水巷(天主堂东侧)新路小学旧址。

2008年,因教学楼成为危房,开禾小学迁往海滨小学旧址,并改为外口学校。旧校区后闲置。2016年,校区用地送还给天主堂建新教堂。

▲道平路开禾小学(解放小学)旧址大同小学大同小学位于小学路29号,前身为1906年在赖厝埕设立的大同小学堂。1912年更名“大同小学”。1932年在迁至现址。

民国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多达近千人,是其时厦门规模最大的小学。曾更名“厦西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恢复“大同”名称。文革期间更名“人民小学”,1979年复名。本世纪初扩建,规模增加至旧制药厂及旧颍川小学一带,形成今日之规模。

▲60年月的大同小学外王街校门(《百年大同》)▲90年月的大同小学校舍(《百年大同》)中华街道长征小学(已停办)▲长征小学旧址长征小学位于思明东路7号,今思东育兴商场这栋楼,新中国建立初期为“第六中心小学”。其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思明义务学校,陷落期间改为“厦门市立第四小学校”。修建的背后是学校操场。

1983年,长征小学与霞溪小学合并,过渡时期两个校区同时使用。1984年,育兴进驻大楼一楼店面,学生由侧面楼梯或操场门收支课堂。今修建一层为育兴商场,二三层不再做学校用途。霞溪小学(已停办)▲霞溪路霞溪小学旧址霞溪小学最早位于第一市场后(今华侨大旅店),文革期间更名“东辉小学”。

80年月初东辉、长征小学合并,复名“霞溪小学”,校址位于霞溪路45号。霞溪小学在2004年思明区学校整合后打消,其生源并入思明东路上的思明小学。后校舍曾做过思明区开智学校。

今为中华街道霞溪社区居委会及中山路商圈商会办公场所。思明小学(已易址)▲1993年位于思明小学入口(《画说厦门》)思明小学位于思明东路86号,因地处思明路得名。思明小学的前身是1921年开办的雅化女校,文革时期称“前卫小学”。

思明小学在2004年并入隔邻的思北小学。而位于厦门港的团结小学、渔民小学合并,冠名“思明小学”。▲思明小学旧址(今为思北小学)新华小学(已停办)▲新华小学旧影(《岁月屐痕》)新华小学位于释仔街103号,前身是日本人开办的旭瀛书院外清分校。

后更名为“复华小学”,1966年与民安小学合并,更名为“新华小学”。新华小学在释仔街工具两侧都有校区。2003年新华小学并入群惠小学。

群惠小学在释仔街西侧的校址上的基础上举行扩建并使用。东侧校址曾一度有计划辟做“刘惜芬义士纪念馆社区公园”,后无下文,今仍然闲置。▲释仔街东侧新华小学旧址今貌延风小学(已停办)▲周厝巷延风小学旧址已经酿成了南中广场的一部门延风小学的前身是升平小学,后更名“延风”,旧址今为大中路民立幼儿园。

70年月延风小学与向阳小学(原第二中心小学)合并,校址位于大中路周厝巷。学校规模不大,每年段2个班,学校于1997年停办,学生并入文安、定安小学。

2004年,片区拆迁建南中广场,现周厝巷旧址荡然无存。▲早期延风小学旧址(原升平小学)思北小学▲思北小学在大同路上的老校门思北小学位于大同路390号。

前身为1919年开办的鳌岗小学,文革时期曾更名“红卫小学”,后复名。2004年,思北、思明小学合并,保留“思北”校名。

思明小学原校址归思北小学使用。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思北小学校址在大同路上。

而大同小学在思明北路之北的小学路上,这个地方大家又喜欢称之为“思北”。正好颠倒了。群惠小学群惠小学于1931年开办,原在思明南路麒麟山上。

曾更名“厦南区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新中国建立初期称“鸿山小学”,文革时期更名“红哨小学”,后复名。2003年,群惠、新华小学合并,保留“群惠”校名。群惠小学在原新华小学的校址上的基础上举行扩建。

原麒麟山群惠校址做为思明区青少年宫。群惠小学是厦门仅存不多至今仍然保留开办时校名的小学之一。▲80年月末群惠小学旧貌(紫日 收藏)▲群惠小学麒麟山旧址今为思明区少年宫定安小学定安小学位于小走马路29号,因毗邻定安路而名。定安小学是由民国时期小走马路上的主光、桃园、粤侨几所学校整合而来。

文革时期称“立红小学”。定安小学不大,仅有一栋ㄇ字型的4层教学楼。文安小学文安小学位于钱炉灰埕巷2号,江夏堂内,因地处文安片区而得名。

文安小学前身是1948年建立的江夏小学。新中国建立初期称“大中小学”,文革期间曾更名为“向东小学”。

文安小学很小,仅有一栋4层一字教学楼与小操场。民立小学民立小学位于升平路1号,前身是1907年基督教会建立的民立小学堂。1929年更名“民立小学”。

开云体育平台官网登录

民立小学的校牌的字迹是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文革时期曾更名“工农兵小学”,后复名。

民立小学是厦门仅存不多至今仍然保留开办时校名的小学之一。▲80年月民立小学校门旧影厦港街道朝红小学(已停办)▲朝红小学旧址旧影(2006年,朱智强 摄)朝红小学位于思明南路477号(原针织厂旁),其前身是“第三中心小学”,文革时期命名"朝红"。1999年,朝红先是跟碧山小学合并为团结小学。

2004年,团结又与渔民小学合并,更名为“思明小学”。团结小学可能是厦门革新开放以来最短命的小学了,仅存在5年时间。

2006年,辟乐成大道,朝红小学原校址拆除,今为乐成大道辅道。▲朝红小学旧址现在已酿成乐成大道的一部门碧山小学(已停办)▲碧山小学旧址(今思明小学碧山校区)碧山小学位于永福宫巷,因毗邻碧山而名,文革时期称"红卫兵小学"。碧山小学先是1999年与朝红小学合并为团结小学。

2004年,又与渔民小学合并,改称“思明小学”。今为思明小学碧山校区。

碧山校区很小,仅有一栋五层教学楼和一小操场。渔民小学(已停办)▲碧山小学旧址(今思明小学碧山校区)渔民小学的前身为弘农小学,开办于民国时期,原址在厦港鱼行口,后因服务厦门港渔民子弟命名“渔民”。渔民小学厥后搬至厦港水牛埕(现址)。

2004年,渔民与团结小学合并,再原校舍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并冠以“思明小学”的新名。渔民小学虽已消失十多年,却仍然能在旧址周边找到印有“渔民小学”字样的配电箱。思明小学▲思明小学(厦港)思明小学位于思明南路352号,2004年由渔民、团结小学合并、扩建而成。

新的思明小学规模很大,险些接纳所有厦港街道的适龄儿童(下沃社区除外)。厦港的思明小学与思东的原思明小学只是名字一样,并没有传承关系。思明小学的校友校庆究竟是要到新的思明小学(厦港)还是老的思明小学(今思北小学)呢?演武小学▲演武小学(网络图片)演武小学位于顶澳仔2号,因地处郑乐成演武池畔得名。

前身是开办于1929年的养正义务小学,原址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1953年改为公立,称“东沃小学”,文革中更名为“七二七小学”(纪念工人宣传队在七月二十七日进驻学校)。

1985年起搬至现址并使用现名。厦门理工学院思明校区(原鹭大)搬迁后,演武小学在其旧址上扩建大学路新校区,增加面积19000余平方米,计划在2021年秋投入使用。鼓浪屿街道笔山小学(已停办)▲90年月笔山小学旧校门(《画说厦门》)笔山小学位于鼓新路28号,因地处笔架山麓得名。笔山小学的前身是1909年开办的福民小学。

文革时期更名“红卫小学”。2004年,笔山小学并入人民小学,后校舍成为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笔山小学旧址今貌鹿礁小学(已停办)▲鹿礁小学旧址今貌鹿礁小学位于再起路28号,因邻近鹿礁路得名。鹿礁小学的前身是1889年开办的养元小学。

文革时期更名“向阳小学”。2004年后,鹿礁小学并入人民小学。

校址曾作为厦门演艺职业学校。2015年,鼓浪屿管委会搬至此办公。康泰小学(已停办)▲康泰小学旧址今貌康泰小学位于鸡山路18号,即安献堂。安献堂在民国时期是美华学校的所在地,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在此开办康泰小学,文革时期更名"工农小学"。

1987年,康泰小学并入人民小学,后校址改为音乐学校小学部。人民小学▲鼓人民小学(网络图片)人民小学位于永春路87号,前身是1860年开办的怀仁学校。1951年,由政府接受,以怀仁和毓德小学为基础,建立厦门师范隶属小学。

1960年,更名“鼓浪屿第一中心小学”。1967年,改称鼓浪屿“人民小学”。1987年康泰小学并入。

2004年后,笔山、鹿礁小学先后并入。今为鼓浪屿岛上仅存的一所小学。由于涉及的学校面广,时间跨度长,能找到的资料有限,若有疏漏,请大家能在文末留言指正、增补。

同时,也希望你们留下你对母校的感伤,或是与我们分享念书时期那些有趣的陈年往事。你的母校有哪些故事?作者:杨羽翔图/文:厦门手绘舆图(特别说明外)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关键词:开云体育平台官网,所有,厦门人,你,从小,读到,大的,母校,现在,还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平台官网-www.hootony.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2 www.hootony.com. 开云体育平台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73982390号-2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市香港区然计大楼70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0631-17583850

扫一扫,关注我们